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東明縣 > 正文
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4-12-11 09:24
□ 高貴華
每到冬天,總有成千上萬只大雁棲居東明黃河灘區(qū)。它們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,不遠萬里在此繁衍生息。這些大雁的到來,讓我美麗的家鄉(xiāng)東明,多了些靈動、生機和冬日的暖色。
為親眼目睹千鳥騰飛、萬雁翔集的壯觀場面,我趁著星期六難得的半天清閑,邀幾位同事,去黃河灘打卡看鳥。走在路上,一位女同事向大家提問:“大雁有什么好看的?”我接過話頭說:“當然得看。它們那么遠來到咱家門口了,不去看看有些不禮貌?!北3謱σ环N鳥的尊重,是做人的最低標準了。
車過黃河大堤,我們遠遠地就看到排成“一”字形或“人”字形的雁群,在頭頂傳來“咿呀、咿呀”的雁鳴。我仰望著飛翔的雁陣,感受著蕩漾的詩意在藍天深處傳播。大雁是鳥,卻把“人”字寫滿天空。作為人,不更應該禮節(jié)性地“慰問”一下嗎?
車繼續(xù)往前行駛。我們見到有一些木牌立在路邊——“雁落美麗鄉(xiāng)村,情滿祖國山河”“請與雁群保持三百米以上距離”“人雁一家,禁止捕獵”等。看到這些溫馨提示,我感覺好貼心。我也告訴司機慢點開,不要鳴笛,且聽雁鳴,珍惜這份天籟之音。
過了大堤,我們又向前走了約兩公里,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如一條白練的黃河水。此時河水波光瀲滟,像是哪位大款撒了一河碎銀子。在水邊及麥地里,成群的大雁有的靜臥,有的站崗,有的追逐打鬧,撲楞著翅膀。執(zhí)勤的大雁也許感知遠方有人“偷窺”,伸長脖子發(fā)出“嘎、嘎”的警告。
我們看雁的腳步就此打住,不能再往前走了。厚重的大地和湯湯流水是人類的家園,也是大雁的家園。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,互不叨擾是最文明的共存方式。我們紛紛舉起手機,調節(jié)焦距,盡可能地將大雁拍攝清楚,不枉看雁一回,留作證據(jù),也留下美的記憶。
一位村民走來,禮貌地提醒我們請勿靠近雁群驚擾它們,成群的大雁有一定的攻擊性,免受不必要的傷害。我們感謝村民的善意,一問才得知,他們是林管站工作人員,負責維護大雁不受打擾。我拿出果汁贈予他。他婉拒了我的好意,臉上露出一幅黃河灘漢子的憨誠。
我指著路邊的麥苗問他:“大雁啃了麥苗葉子,會影響產(chǎn)量嗎?”他說整個灘區(qū)的麥子,以村委會為單位都給買了啃青保險,影響的產(chǎn)量,通過定損會得到一定補償。
這個做法,其實挺讓我意外的,不覺有些感慨。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,不光依靠個人的自覺,也要靠一些制度建設去保護。
遠處的雁群,總會有一些高昂著頭顱,時刻注視著我們,防范風險。我們雖然是善意的,卻無法將自己的善意傳達給這些可愛的精靈,讓他們聽得懂。但這么多年,大雁來來往往,似乎早就明白了人類的意思,不然也不會年年在此安營扎寨。黃河灘區(qū)水量充沛,濕地廣闊,麥苗青青,為雁群在此棲居營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也難怪這些大雁不遠萬里,選擇黃河灘安閑過冬。
以前,我聽過一段音樂,名字叫“南飛的大雁”。今天見到雁飛與雁鳴,曲中那悠揚輕曼的旋律又一次在耳邊響起。我閉上眼睛,聽雁們在這處“嘎、嘎”鳴叫,思想的羽翼豐滿,扶搖直上,搏擊長空。每個人或許都有一顆想飛的心,都渴望有一雙翅膀。
據(jù)工作人員說,這里的大雁最多時有七八萬只,品種較多,有灰雁、豆雁、鴻雁、斑頭雁等,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。另外,近幾年灘區(qū)環(huán)境極大改善,天鵝、白鷺、夜鷺等幾十個大型鳥類品種也選擇在這里繁衍。冬日的黃河灘就是鳥的天堂。
數(shù)萬只候鳥相約東明黃河灘,與秀美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美麗的黃河村居相映成趣,共同構成了一幅溫情脈脈的生動畫卷。看那大雁在沙灘上嬉戲覓食,在天空中展翅高飛,留走隨意,無拘無束,這不是先哲莊周所說的大化之境嗎!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淮安新聞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